秋风乍起鹿鸣时,曲唱骊驹酒两卮。满腹文章应有价,一身书剑别无随。
家中薪米烦侬计,路上寒暄要自知。麈巘棘闱须努力,期君高折桂林枝。
送外赴南京秋闱。清代。倪凤瀛。 秋风乍起鹿鸣时,曲唱骊驹酒两卮。满腹文章应有价,一身书剑别无随。家中薪米烦侬计,路上寒暄要自知。麈巘棘闱须努力,期君高折桂林枝。
倪凤瀛,字侣梧。清无锡人。敦复女,同邑杨殿奎室。著有《纺余吟草》。 ...
倪凤瀛。 倪凤瀛,字侣梧。清无锡人。敦复女,同邑杨殿奎室。著有《纺余吟草》。
瑞鹧鸪。宋代。柳永。 吴会风流。人烟好,高下水际山头。瑶台绛阙,依约蓬丘。万井千闾富庶,雄压十三州。触处青娥画舸,红粉朱楼。方面委元侯。致讼简时丰,继日欢游。襦温裤暖,已扇民讴。旦暮锋车命驾,重整济川舟。当恁时,沙堤路稳,归去难留。
儿子以诗酒送文伯起既而复继三诗予喜其用韵颇工为和五首 其二。南北朝。王寂。 逢人不肯下颜色,砥柱屹然羞比周。能诗怪有墨君僻,一派元出文湖州。
春夜雷雨。明代。王缜。 寒暑相催似转车,梅花消息到天涯。九霄雷动山川肃,万壑烟迷岐路叉。人向中星占岁运,春随甘雨换年华。善言赢得水灾沴,四海升平是一家。
写墨竹一枝。元代。刘永之。 为君粘笔写筼筜,数尺新捎绿粉香。持向西窗听夜雨,高情浑似对潇湘。
渡钱塘七首 其七。明代。胡应麟。 坐拥轻桡入乱山,蓬莱东望彩云閒。麻姑是处堪携手,重叠秋江倚翠鬟。